飛利浦入局咖啡賽道 第一家門店于上海開業(yè)
紅餐編輯部 · 2022-12-08 22:05:05 來源:紅餐網(wǎng) 2447
廈門一餐廳用“易烊千璽”肖像被判賠30萬;兩家新茶飲供應商今日上會,未來擬在北交所上市。詳情請看紅餐網(wǎng)《每日餐訊》。
餐廳用“易烊千璽”肖像被判賠30萬
店家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
九派新聞消息,12月4日,易烊千璽方訴廈門市思明區(qū)快樂一堡小吃店和廈門原動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、郭某某人格權糾紛案的民事判決書公布。
判決書顯示,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(qū)人民法院判決該小吃店向易烊千璽道歉,廈門原動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應對賠償金額中的30萬元承擔連帶責任。對此,漢堡店的相關人員卻表示,“我們也是受害者。我們是跟假冒的易烊千璽經(jīng)紀公司簽了合同,合同金額約100萬。”
據(jù)了解,這家漢堡店是“霹靂堡”漢堡店的加盟店,去年7月開業(yè),品牌方——廈門原動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有統(tǒng)一發(fā)放宣傳物料,其中包含了易烊千璽廣告牌,印有易烊千璽照片的產(chǎn)品包裝,并且還有“千璽都被種草的漢堡店”“愛千璽,就吃霹靂堡”等廣告語。
之后,有不少粉絲發(fā)出質疑,表示霹靂堡使用易烊千璽照片是屬于侵犯其肖像權的行為。
2021年8月,霹靂堡接到了法院傳票,易烊千璽經(jīng)紀公司選擇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藝人的合法權益。而霹靂堡的工作人員則表示,自己也是受害者,是有人以易烊千璽經(jīng)紀公司的名義,與其簽署了授權肖像權的合同,合同金額大約100萬元,合同內容為允許霹靂堡在線下門店使用易烊千璽的肖像,但是不能進行網(wǎng)絡宣傳。他們表示:“我們也被騙了!”
△圖片來源:企查查截圖
其實餐飲企業(yè)為了盈利,請明星做代言的事情比比皆是。但過程中,餐飲老板一定要熟悉法律流程。在進行推廣宣傳前,建議找專業(yè)人士審查,避開一個個漏洞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在公司管理上出現(xiàn)了某些問題,也一定要及時改正,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,避免損失。
兩家新茶飲供應商今日上會
新京報消息,12月8日,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將審議田野創(chuàng)新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田野股份”)、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一致魔芋”)上會事項。
此次上會的兩家企業(yè),業(yè)務均涉及新茶飲行業(yè)。其中,田野股份主要從事熱帶果蔬原料制品的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和銷售,主要產(chǎn)品包括原料果汁、速凍果蔬、鮮果等。田野股份披露,公司是奈雪的茶、茶百道、滬上阿姨等知名連鎖茶飲品牌的原料果汁主要供應商,也是農(nóng)夫山泉、可口可樂、娃哈哈等食品飲料企業(yè)的供應商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而一致魔芋的主營業(yè)務為魔芋精深加工以及魔芋相關產(chǎn)品的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和銷售。根據(jù)一致魔芋披露,報告期內,公司國內外客戶包括美國嘉吉公司、比利時綠賽集團、德國特爾集團等國際知名公司以及“百草味”“三只松鼠”“金鑼”等品牌運營方。此外,一致魔芋還自主開發(fā)了魔芋晶球生產(chǎn)線,目前已取得 “滬上阿姨”“KOI Thé”等茶飲品牌商的魔芋晶球訂單。
飛利浦入局咖啡賽道
第一家門店于上海開業(yè)
FoodTalks消息,近日,剃須刀、電吹風品牌飛利浦跨界咖啡,在上海開了一家“咖啡店”——飛利浦健康生活Lab。
根據(jù)目前網(wǎng)友透露的信息,該店主打藍色系,店面裝潢和咖啡飲品都以藍色為主色調。目前,門店主打的產(chǎn)品有飛利浦咖啡藍色特調、飛利浦咖啡拿鐵、豆乳慕斯蛋糕等。在產(chǎn)品設計上,飛利浦健康生活Lab還融合了許多有趣的潮流元素,方便顧客到店打卡拍照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比如在飛利浦咖啡藍色特調的頂上加了厚厚3圈海鹽味的冰激凌,配上兩顆巧克力組成了一對咖啡的“眼睛”;而在飛利浦咖啡拿鐵表面則是用可可粉鋪上了標志性logo。
據(jù)了解,飛利浦健康生活Lab是飛利浦全球首個線下體驗中心,足足有8個場景的空間,其中甚至包含一間男士理發(fā)店據(jù)悉,而到了晚上,咖啡店還會變身酒吧。
楊國福麻辣燙被曝吃出蚯蚓
新浪新聞消息,近日,江西九江有網(wǎng)友發(fā)文反映,在楊國福麻辣燙中吃到了蚯蚓,僅外賣平臺保險賠付了129元,網(wǎng)友表示不能接受,認為應按照食品安全法賠付。
楊國福門店工作人員回應稱,可能是廚房燈太暗,洗菜阿姨年齡大了沒有看清楚,青菜上面的泥巴都是洗干凈的,其他的東西可能被菜葉蓋掉了。并表示已辭退了洗菜阿姨,但無法按照食品安全法賠償。
食品安全無小事,近年來,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正越來越高,對餐飲企業(yè)而言,需要將食品安全提升到企業(yè)戰(zhàn)略層面上來,下大功夫治理好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,未來才有可能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更長、更久。
注:本文由紅餐網(wǎng)綜合九派新聞、新浪新聞、FoodTalks、新京報等公開信息。如需轉載,請標明來源。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(qū)留言,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。
整編|紅餐網(wǎng)_朱 明


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