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碼”上的湘菜王國
· 2023-08-04 16:11:00 來源:新湖南湘菜頻道 4200
湖南味道涵養(yǎng)出湖南性格,蘊含著湖南文化。在湖南,從米粉上就可窺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:在多民族聚居的湘西,米粉的碼子(當?shù)胤Q臊子) 多種多樣;地處南部的永州由于與廣西接壤,鹵粉大行其道,在以湯粉為絕對主力的湖南米粉世界中獨樹一幟;與無辣不歡的潮流相反,長沙、衡陽清淡的肉絲粉、魚粉大受歡迎。種種差異,反映了湖南的地域特色,豐富了湖南的飲食文化??梢哉f,有什么樣的地方特色,就有什么樣的地方特產(chǎn),就有什么特色的米粉。就地取材,制作入粉,湖南各地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米粉系統(tǒng)。
除了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傳統(tǒng)入碼的食材之外,山里的筍子、田里的豆角、樹下的冬菌、塘里的鮮魚、地上跑的鴨和鵝,都是湖南各地米粉的碼子料。洞庭湖區(qū)盛產(chǎn)蘆葦,蘆筍是一種美味,當?shù)氐拿追鄞a子就有蘆筍炒肉;有冬菌生長的山區(qū),米粉的碼子肯定有一道冬菌炒肉;湘南先民烹調(diào)出魚粉,因為那一帶的山塘魚獨具風味,而且湘南毗鄰廣東,口味求鮮;芷江鴨是懷化的特產(chǎn),人們便做出了芷江鴨粉;沅陵紅燒豬蹄有名,那里就喜做豬蹄粉;岳陽在做“魚菜” 上頗有心得,在米粉烹制上也就有了洞庭湖鯽魚熬湯、洞庭湖鱖魚做碼的洞庭魚粉;永州的東安子雞是道名菜,于是便有了東安雞粉;武岡銅鵝是湖南農(nóng)業(yè)“三寶”之一,被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,因此武岡銅鵝粉的名聲漸起??梢哉f,一碗米粉盡納湖湘百味。
有飲食文化學者說:一碗湖南米粉頭上,“碼” 著整個湘菜王國。他們說的是事實。米粉大師們不僅將湘菜的味道 “碼” 到了米粉頭上,而且將湘菜制作技法也搬了過來。碼子的制作中,炒、煨、蒸、鹵技法都用上了。隨著大眾化時代的過去和食客對碼子要求的精致化、個性化、多樣化,炒碼由當年的大鍋炒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現(xiàn)賣現(xiàn)做的小鍋炒,湘菜中的“煨”法也普遍用在碼子制作中。至于蒸碼,也是近年興起的米粉碼子技法之一。
就像湯汁泡米粉,味道千千萬萬,碼子蓋在米粉上的味道也同樣萬萬千千。就是這一 “泡”一“蓋”,湖南米粉才有了說不清、道不明的神奇。
本文轉(zhuǎn)載自新湖南湘菜頻道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