掛糊的種類和技巧
· 2017-08-12 15:48:30 來源:紅廚網(wǎng) 4949
掛糊,就是將烹調(diào)原料,用水淀粉或蛋泡糊及面粉等掛上一層薄糊。
1、掛糊的作用
①保持原料營養(yǎng)成分,增加菜肴營養(yǎng)價值。我們知道,如果原料不掛糊而直接放在油鍋內(nèi)炸,那么原料中的營養(yǎng)素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,大大降低了原料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把原料掛糊、過油定形后,使表面有了保護層,不直接接觸高油溫,這樣原料內(nèi)部的營養(yǎng)成分不損失或少受損失。
②保持原料形狀。凡掛糊的原料,其形狀本身都比較大,多為塊、大片、段,還有整只、整條之類的形狀,如果原料不掛糊、過油就直接烹調(diào)加熱,那么多數(shù)原料極易變形。掛糊過油后,可很好地保持原料形狀,使其光滑飽滿,增加菜肴美觀。
③一切原料,特別是能掛糊的原料都多少不等地存在著水分,正因為有了一定量水分的存在,才會使菜肴顯得鮮嫩柔軟。如果原料沒有水分,那就無從談及菜肴的鮮嫩和鮮味。當原料掛糊后,就自然形成了保護水分和鮮味的屏障,保證了菜肴的水分和鮮味。
2、掛糊的種類
①水粉糊:按淀粉75克和水50克的比例調(diào)制而成的糊,能使菜肴炸后焦酥、香脆,在烹調(diào)中應(yīng)用廣泛。
②全蛋糊:用雞蛋、面粉、淀粉和水拌制而成的糊,能使菜肴外酥脆、里松嫩。適用于炸、軟炸、炸烹等烹調(diào)方法。
③干粉糊:在原料表面沾上一層淀粉或拌一層淀粉即為干粉糊,然后把原料放入油鍋內(nèi)炸制成熟。干粉糊能使菜肴外皮脆硬而不縮,色澤金黃。
④蛋黃糊:用雞蛋黃與淀粉和水拌制而成的糊。適用于脆熘、軟熘的菜肴。
⑤蛋泡糊:主要成分是雞蛋白,有時也加少許干淀粉。將蛋白倒入碗里,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成雪花狀的糊,使筷子垂直插入不倒時為好,然后再撒上少許干淀粉攪拌均勻即成。蛋泡糊適用于酥炸菜肴,菜肴外形飽滿、質(zhì)地松酥。
⑥脆糨糊:用面粉100克、淀粉25克、食用油25克、泡打粉5克和鹽少許和勻后,加適量清水攪拌均勻后制成的糊,適用于一些成品酥松、脆香的菜肴。
3、掛糊的技巧
①原料掛糊的厚度與其形狀的大小成正比。如果原料形狀較大,如大塊、大片或整條魚等,掛糊要略厚一些;如果原料形狀較小,如小片、丁、小塊等,掛糊可略薄一些。
②無論厚糊還是薄糊,當原料掛好糊后,表面可適當放點植物油再抓勻,這樣處理炸制后可使成品光潤、油滑。
③掛糊的難處在于糊的稀稠程度不太容易掌握,影響菜肴的風(fēng)格。在我們調(diào)好糊后,可插入一根筷子,再提起時若筷子上沾有一薄層的糊料,且不會快速滴落,即為比較合適。
④糊料的稀稠還與原料的性質(zhì)有關(guān),對較嫩且水分多的原料,糊宜稠些;原料老且干,糊就要稀些。此外如掛糊后立即烹制,糊可稠些,反之則應(yīng)稀些。
⑤如用濕淀粉掛糊,掛糊后可直接過油;如用干淀粉現(xiàn)制糊現(xiàn)掛糊,原料應(yīng)停放一段時間再過油,以防產(chǎn)生氣泡、熱油飛濺燙人。
⑥掛糊的原料底味不要過足,特別是掛糊、過油后再另行人味的菜肴更不能過多,如“底味”過足,再烹調(diào)入味時,成品只咸不淡,難保質(zhì)量。
?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