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小改變,能讓后廚降低成本(廚師長必看)
· 2019-10-24 14:03:48 來源:紅廚網(wǎng) 3291
后廚每天不必要的消耗,讓廚師長們十分頭疼。其實,在廚房的管理當中,有一些小問題是需要我們?nèi)グl(fā)現(xiàn)的,只要在一些細節(jié)方面進行小的改變,就能為廚房降低成本。
下面,根據(jù)一些廚師長提供的經(jīng)驗,我們整理出一些能讓后廚節(jié)省成本的妙招,大家看看,是否有值得借鑒的地方?
1、廚師帽紙帽變棉帽
普通的廚師帽十分容易臟,為了節(jié)省成本,通常都是一周更換一次,但那個時候,有些帽子已經(jīng)非常臟了。
現(xiàn)在,我們采用棉制的帽子,就像洗衣服一樣清洗就可以了,大大地節(jié)省了成本。
2、明確水位線、洗潔精用量
我們在洗手池里標明了水位線、洗潔精與水的配比標準,并將倒洗潔精的量具標上了刻度線。
這樣,一來避免了水池里的水溢出而浪費;二來讓廚師們知道洗餐具、洗手布時一池水該倒入多少洗潔精,這樣不僅有助于減少洗潔精的浪費,也避免了餐具因洗潔精濃度太高而需要大量水沖洗,又造成水和人力的浪費。
使用方法:每次洗餐具時,把水放到紅線處,然后放入一刻度的洗潔精即可。我們用此方法后,每月節(jié)約洗潔精55桶,合計人民幣1265元。
3、蒸箱分開來使用
我們將蒸箱分為快蒸、慢蒸,并貼標簽標明,從而減少了開蒸箱門的次數(shù)。
比如蒸魚和蒸肉,二者時間差別很大,這時就可以把蒸魚放在快蒸箱里,把蒸肉放在慢蒸箱,降低能耗。
4、制作節(jié)油桶
取一個大桶,在桶蓋上摳出跟普通油桶口大小的洞,然后將每桶油倒完后,再倒立在節(jié)油桶上,這樣就可以不浪費一滴油。
用此方法,北京瀏陽河大酒樓每月可節(jié)約兩桶油。
5、毛巾專用壽命長
抹布在廚房里的使用量是很大的,不僅需要擦盤子,有時還需要擦臺面等。如果打荷的再懶點,不及時清洗,那就天天都要發(fā)毛巾了。
為此,我們給每個打荷配兩條毛巾,一條是專門擦盤子的,另一條是專門擦臺面的,每天收工后統(tǒng)一用消毒水進行消毒清洗,每天由主管按規(guī)定檢查,如不合格或損壞嚴重,那么就要自己承擔責任,目的是要讓他們對待餐廳的財物,要像對待自己的財物一樣。
6、解凍原料有方法
我們解凍原料在專用的水龍頭上安裝了節(jié)制閥,這樣就防止了因水流過大,從而出現(xiàn)的浪費水的現(xiàn)象。
因為解凍原料一般用小流水,但很多廚師不注意,而且也很難把握小流水的度,往往把水流開到很大,裝上節(jié)制閥后,也就限制了水龍頭的“活動”范圍,徹底杜絕了這個問題。
7、空調(diào)出風口加飄帶
我們是酒店,后廚有空調(diào),在空調(diào)出風口上加上飄帶,就能讓員工觀察到空調(diào)是否處于運作狀態(tài),從而避免了在離開的時候忘記關(guān)閉空調(diào)。同時,色帶飄揚的幅度大小,能讓員工直接觀察出空調(diào)開啟的強弱。
8、削皮刀配發(fā)管理制
削皮刀是使用量很大,而且是最容易丟掉的。很多時候,廚師們都是在使用完畢后隨手一放,而在打掃清理時會被帶到垃圾桶內(nèi)。所以我們就實行了主要使用部門每人配發(fā)的管理制,并制定使用壽命時間,讓使用的廚師們自己管理,自己負責。那樣就不會再出現(xiàn)想用時找不到的情況了,也減少了浪費的情況。
9、冰箱加裝可移動式溫度計
冰箱自帶的溫度計容易出現(xiàn)故障,但加裝一個可移動式的溫度計(冰箱門內(nèi)外兩側(cè)各一個,用電線連接,不開門就能觀察到冰箱的溫度),可使冰箱得到雙重控溫,既保證了食物品質(zhì),又能調(diào)節(jié)適合的溫度,達到節(jié)能的目的。
例如,夏季冰箱的冷藏溫度定為5℃,比定為8℃每月多耗十幾千瓦,而且保溫效果差。而一般食物的保鮮,定在8-10℃最佳;冷凍室內(nèi)的溫度定在-14℃比-18℃省電2%左右。
10、笊籬、掃把、拖把二次加固
剛買回來的笊籬,一定要用鋼條進行二次加固,這樣可以保證其至少多用一個月。在清理笊籬時,一定要用手勺的底部輕輕敲打,而不用要手勺正面敲打。
11、保鮮冰柜用透明的
這樣,從外面就能看到物品的擺放位置,能夠迅速取出,縮短了開冰柜門的時間,減少了冷氣的走失。這種冰柜與普通保鮮冰柜成本差不多。
12、方巾隔墊衛(wèi)生又不易損
后廚餐具直接疊放在一起,硬碰硬,是很容易磕擦掉瓷的。其實有一個減少餐具破損行之有效的方法,就是在餐具之間多墊上一塊消毒方巾。
如圖所示,這樣既可以減少餐具在疊放時發(fā)生的碰擦破損,又可以有效地防滑加固,防止餐具之間的滑落破損,從而大大降低了餐具的破損率。同時,消毒方巾還對于餐具起到了消毒吸水的作用,也保證了出品安全,一舉三得。
有人可能會說了,這樣一來餐具的破損率大大降低了,但是消毒方巾的成本不就提上來了嗎?
其實一方面來講方巾不是易耗品,只是墊在餐具之間,并不用來擦洗東西,其耗損低、壽命長,一次投資長久受益;另一方面來講,正常情況下餐具也是要消毒的,用消毒方巾隔墊,完成了消毒環(huán)節(jié),省時省成本。消毒巾每用一次都要統(tǒng)一回收消毒。
這種方式讓無論是使用者還是擺放者,都不會再輕易破損餐具,小小的一塊消毒巾起到了最高限度降破損的作用。
13、堿粉煮制鋼絲球
鋼絲球的材料為不銹鋼絲,特點是成本低,去污力強,缺點是易掉絲,應(yīng)合理使用與保養(yǎng)。
錯誤的保養(yǎng)方法:
將用臟的鋼絲球放火上燒,再放入水中冷卻,鋼絲冷熱淬火后質(zhì)地變脆,易掉碎絲,不可再使用。
正確的保養(yǎng)方法:
在鍋內(nèi)加1500克水煮沸,下入80克堿粉,將用臟的鋼絲球放入鍋內(nèi)煮5分鐘,冷卻后搓洗去掉污物即可。
提供者附言:
酒店每次打掃衛(wèi)生都要使用20個鋼絲球,因為油膩較大,所以原來使用過后的鋼絲球都不能再用了。
算下來每個鋼絲球1.5元,20個是30元,這樣每次打掃衛(wèi)生的成本是30元。后來感覺這樣太浪費了,于是用堿水把鋼絲球煮一下,這樣一來油污沒有了,鋼絲球也可以繼續(xù)使用,如此一來,可以反復(fù)使用五次左右。
14、刀具磨刀有竅門
剛磨好的刀在切制時往往會卡墩頭,影響刀法的運行,同時刀在砍一些帶骨原料也易暴口。解決以上問題的較好方法,就是將刀根部在磨刀石上垂直來回打磨10下。
刀具的使用同時也是一個大問題,而且種類多,如:片刀、多刀、刺身刀等,還有就是磨刀石,如果管理不當?shù)迷?,那么就要?jīng)常買刀具了。
為此可以實施主管分發(fā)回收制,就是設(shè)置一個刀具專用儲藏柜,由部門主管負責管理,每天開檔和收檔都由主管發(fā)放和回收,并負責檢查刀具的使用情況,而每把刀都會給定一個主人,即使用的刀就會貼上標簽,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刀具及其它易耗品的管理,同時,也將相互推拖的問題給解決掉了。
15、鍋刷洗擦晾曬
洗鍋刷并不是很值錢的廚房用品,但是如果5天、10天一換的話,那樣的使用量就很大了。
雖然鍋刷相對來說,熱菜的使用量比其它部門要大、要多,但是如果不好好控制,那么就會出現(xiàn)另一種情況:例如炒鍋師傅想這個刷子我用著不舒服,給我換個新的;或者面點部、燒臘間都照這樣下去的話,那一個月下來浪費的洗鍋刷會是一個不小的數(shù)目。
針對這嘅情況,可以制定一個措施,那就是班組責任制,將這些物品以班組分配制來配發(fā),而這個班組不是常說的那種3人組,而是炒鍋加打荷的班組制,砧板監(jiān)督。另外就是在月底考核的時候,會將其列入考核項目中。
16、碼斗單獨放不易損
原料的盛裝和備料的容器,如果質(zhì)量過硬的還好,如果質(zhì)量平平的話,就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如老人臉上的皺紋,出現(xiàn)嚴重的破損。
我們在每兩個打荷的后面配了兩個塑料筐,一個是專門裝碼斗使用,另一個就是盛裝餐具使用。而有的酒店就是只有一個塑料桶,餐具、碼斗混放,在忙的時候不注意很容易造成用具損壞。
另外,洗碗間會配合到打荷那邊去收,而不是忙完一起搬過去,這樣就很好地控制了餐具和碼斗的損壞。
17、飲料瓶盛筷子
筷子在廚房的使用量也是很大,但是忙完后就不見了,開檔時還要領(lǐng)。這樣不僅造成了嚴重的損耗和浪費,同時成本也在不斷的加大。
為此我們就在打荷、涼菜等檔口的料盒旁放一個和瓶子大小的飲料瓶,去掉細的部分,裝上溫水,這樣在使用過后直接放在那個瓶子里,同樣也可用省略跑去洗筷子的麻煩,同時還可存放竹簽。每天收檔換水,既方便又衛(wèi)生。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