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潮汕菜,大多數(shù)人會想起已經(jīng)遍地開花的“潮汕牛肉火鍋”,但是在美食家們看來,那根本代表不了潮汕菜。
幾乎國內(nèi)所有的美食家都公認,潮汕菜是中國最高端的地方菜;也幾乎在國內(nèi)所有的城市,潮汕菜館都是價格最貴的館子。今天,就讓兩位潮汕最有影響力的前輩,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菜。
· 2017-11-03 08:48:51 來源:紅廚網(wǎng) 4166
說起潮汕菜,大多數(shù)人會想起已經(jīng)遍地開花的“潮汕牛肉火鍋”,但是在美食家們看來,那根本代表不了潮汕菜。
幾乎國內(nèi)所有的美食家都公認,潮汕菜是中國最高端的地方菜;也幾乎在國內(nèi)所有的城市,潮汕菜館都是價格最貴的館子。今天,就讓兩位潮汕最有影響力的前輩,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菜。
鐘成泉 :
生于1952年,1971年參加汕頭市首期廚師培訓班,正式投身餐飲業(yè),在汕頭標準餐室、鮀島賓館、汕頭大廈等地事廚的20年間,他師從多位前輩大廚,既學到了潮州大菜的正宗技藝,同時也熟諳粽球、蠔烙、無米粿、手打牛肉丸等小吃的制作,對于潮汕特色飲食,皆有獨到心得。
1992年春,鐘成泉創(chuàng)辦了東海酒家,苦心經(jīng)營了25年,使其穩(wěn)坐汕頭餐飲的頭把交椅;近半個世紀以來,鐘成泉始終未脫離一線,作為汕頭餐飲數(shù)十年風云變幻的見證人,同行都會尊稱他一聲“鐘叔”。
提起“鐘叔”,在汕頭餐飲業(yè)幾乎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許多廚師朋友都將其視為榜樣,他堅守潮菜的正統(tǒng)味道,以自己的實踐證明,很多傳統(tǒng)菜品仍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和市場競爭力。
同時,他又并不故步自封,而是在堅守的過程中不斷嘗試、不斷創(chuàng)新,一條廉價的豆腐魚,也能在他手中變幻出蒜香豆腐魚、鐵板豆腐魚、椒鹽豆腐魚、菠蘿豆腐魚、豆腐魚絲瓜烙、豆腐魚煮咸酸菜、冬菜粉絲蒸豆腐魚……等十幾款美味,用鐘成泉的話說:“你的用心,讓豆腐魚也能翻身。”
“用心”這個詞,既是鐘成泉的從廚之道,也點出了潮汕菜的突出特點——精細。
潮菜靈魂——香腥湯(魚露)??
“猛火,厚朥(láo),香腥湯(魚露)”是潮菜烹調(diào)中的一句口訣,但鐘大師分析道:“其實這句口訣里真正能代表潮菜精髓的,就是對魚露這種潮汕特有調(diào)味品的使用。至于‘猛火’,中國其它菜系中也多有強調(diào),所謂‘猛火出嫩菜’,在潮州菜里并無特殊之處。”
“說到厚朥(即重油),川菜的水煮牛肉、沸騰魚,淮揚菜里的響油鱔糊,東北菜中的嘎巴鍋,油水都比較大,更有甚者,川式麻辣火鍋底料就是用菜籽油和牛油炒制的,整鍋都是,你能說它油不重嗎?其實潮汕菜的厚朥,主要體現(xiàn)在喜歡用豬油,這是因為炒菜時,動物性脂肪比植物脂肪更易出香?!?/span>
在潮汕地區(qū),家家戶戶的廚房內(nèi)必備魚露,“它那種極鮮的魚香味,是在其它菜系中難以覓到的,能媲美任何名貴調(diào)料。
在沒有味精的年代,濃郁的魚香味使魚露成為提鮮上品,以至于后來很多潮汕菜中只要調(diào)咸淡口味,就會用魚露代替食鹽。
潮汕菜中都有些什么傳統(tǒng)菜品?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:
卷類菜肴??
傳統(tǒng)潮汕菜里有一種卷類菜肴,餡料往往天馬行空,肉類、禽類、海鮮、素菜均可充當主角,借助豬網(wǎng)油、豆腐皮等裹成長條狀生坯,以煎、炸技法成菜。
例如干炸肝花、五香果肉、干炸蟹棗、腐皮酥鴨、普寧芋絲卷煎等,其制作流程細致,成品香氣濃郁,是絕對的潮汕手工菜。
傳統(tǒng)炸肝花 ?
原料: ?
豬肝500克,豬肥膘肉400克,蝦仁300克,蔥250克,雞蛋一個,豬網(wǎng)油兩張。
調(diào)料: ?
花椒碎、白酒、白糖各15克,香油10克、鹽8克、味精、胡椒粉各5克。
制作圖解: ?
1、將新鮮豬肝先順長切一字刀,底部相連(深為豬肝厚度的3/4)。
2、然后再橫刀切斷成帶花的小薄片,豬肥膘肉切成與豬肝等大的片,香蔥切段,一起裝盆待用。
3、蝦仁洗凈后瀝干水份,用刀面拍碎。
4、放入小盆中,加入蛋清1個、鹽少許攪拌至粘稠,再用手抓起,在盆內(nèi)反復摔打十幾下使其上勁,倒入盛豬肝的盆內(nèi),加調(diào)料及少許淀粉抓拌均勻,至手感粘稠時即可。
5、豬網(wǎng)油冼凈瀝干,鋪在案板上,均勻撒上少許干粉,將拌勻的豬肝餡料順網(wǎng)油的一邊擺成條狀。
6、卷緊后裁掉多余網(wǎng)油,,共卷成兩個長卷。
7、將裹好的豬肝卷放入蒸籠,蒸約8—10分鐘至熟。
8、取出后控凈水份放涼,改刀成10厘米長的段,即成肝花。
9、面粉、淀粉各250克兌入盆內(nèi),加水調(diào)成稀稠適度的面糊。
10、鍋入寬油燒至五成熱,肝花掛一層面糊后入油慢火炸透,至顏色金黃、外脆里嫩時撈起控凈油份。
11、斜刀改成小段后裝盤,淋少許胡椒油上桌。
返沙菜??
“返沙”也是潮汕菜的代表性烹調(diào)技法,其關(guān)鍵步驟是先將白糖加水熬成糖液,再投入炸熟的食材,離火翻勻,在此過程中糖液溫度持續(xù)降低,白糖以結(jié)晶體的形式覆蓋在原料表面,變成白霜狀(在北方也叫作“掛霜”)。
代表菜品有返沙朥肪酥、返沙芋頭、返沙番薯等,其中返沙朥肪酥幾乎已經(jīng)失傳,鐘成泉在恢復傳統(tǒng)菜式的基礎(chǔ)上,又在返沙糖中撒入一把綠蔥花,使成菜帶有清鮮的蔥香氣。
返沙朥肪酥 ?
原料: ?
豬肥膘肉500克,冬瓜250克,脆漿粉500克,香蔥兩根。
制作圖解: ?
1、將肥膘肉改刀成長6厘米、寬3厘米、薄0.5厘米的連刀片,放入白糖中腌制6小時。
2、取出抖掉白糖后,入沸水中汆一下,待其呈透明狀時撈出備用;另將香蔥切末,脆漿粉加水和成稀糊,備用。
3、冬瓜去皮后,修成比肥膘肉“略小一圈”、厚約0.3厘米的片。
4、將冬瓜片夾在肥膘肉的連刀片之間。
5、鍋上火放寬油燒至150℃左右,將做好的冬瓜肉夾掛上脆漿糊,逐片下入熱油中,待炸至顏色金黃時撈起控油,并修剪掉邊角。
4、凈鍋上火,下入白糖150克和清水200克燒沸,改小火加熱,不斷用鍋鏟攪動糖液,待呈返沙狀態(tài)后(即一部份糖融化,還有一部份糖呈不規(guī)則的白色顆粒狀),投入香蔥末,繼續(xù)小火收干水份(此時蔥香味撲鼻),在熬糖的同時,將炸好的朥肪酥倒入六成熱油復炸一下,撈入返沙糖內(nèi),離火輕輕翻勻即可。
特點: ?
入口酥脆清甜,肥而不膩。
汕頭潮菜研究會被稱為美食家的“朝圣地”,會長張新民設(shè)在此處的私人家宴也獲得越來越高的關(guān)注度,并擁有一票由全國各地的老饕們組成的“粉絲團”。今天就讓張會長帶大家一起領(lǐng)略潮汕菜的魅力。
張新民 :
土生土長的潮汕人,美食家,自幼嗜美食、好文學,做過工人、職員和記者,著有《潮菜天下》和《潮汕味道》兩本專著,現(xiàn)任汕頭潮菜研究會會長。
下料頭講究用巧勁??
對于潮菜,張新民有過一段總結(jié):天下食物之中,居水者腥,肉攫者臊,草食者膻,而潮菜的基本法門在于,用少量的調(diào)料去除這些腥味,而又保留其本味。
給食材去除腥膻,各個菜系都有不同的手法:魯菜講究蔥、姜、蒜及醬料的綜合運用,最后再勾上芡汁、裹住味道;川菜則大量使用花椒和辣椒,有效壓制了食材的腥膻氣息,具體到重慶江湖菜,更是做每道菜都幾乎把所有調(diào)料抓一遍……
而潮汕菜,則強調(diào)少用、巧用調(diào)料來達到去膻遮異、保留本味的目的。例如,先用鹽水腌漬去腥、再進鹽水浸煮入味的魚飯,毫無腥氣;又如,燒制豬大腸時加入幾顆咸水梅,其酸咸微甜的氣息能完美去除大腸的異味。
與潮菜中的去腥手法一脈相承,張新民在創(chuàng)新菜品時喜歡做“減法”,例如“花椒焗膏蟹”,突出的就是花椒香氣,可以不必放姜蒜等料頭,只加幾根香蔥段去腥提香即可;開胃湯只需加鹽調(diào)口味,其中的酸、甜、香均為番茄、胡蘿卜等食材的本味,自然鮮香。
低溫慢鹵煙熏肥鵝肝 ?
此菜在潮式鹵鵝和潮式熏鴨兩大傳統(tǒng)烹飪技法的基礎(chǔ)上,結(jié)合現(xiàn)代低溫慢煮和煙熏技術(shù)進行創(chuàng)新,令傳統(tǒng)的鹵鵝肝頓生現(xiàn)代感。切一塊入口,深厚的鹵香氣之外帶著淡淡的煙熏味,綿密豐腴,軟如慕斯,齒頰盈香,舌尖為之驚艷。
獅頭鵝鵝肝??
這道菜選用中國頂級食材之一——36月齡的“世界鵝王”獅頭鵝的鵝肝。該鵝種的肉瘤可隨年齡而增大,形似獅頭,雄鵝可重達30余斤,號稱“地表最大鵝”,品質(zhì)上佳的肥鵝肝在500—700克之間,只比進口的法國肥鵝肝略小。
低溫慢煮??
在烹飪工藝上,張新民設(shè)計的兩道步驟使此菜得以完美呈現(xiàn):
首先,是“低溫慢煮”與潮鹵方式的結(jié)合,保持85℃慢煮1個半小時,既能將層次多變細膩的鹵水香氣充份融入鵝肝的綿密和豐腴之中,又能極大地鎖住鵝肝本身的油脂,保持其香滑肥美。
如何實現(xiàn)鵝肝在鹵水中的低溫慢煮?
張新民用的不是分子料理中的低溫水浴鍋,而是運用了一件新式“武器”——小型“定溫器”。
這個小機器比充電寶大不了多少,上方是溫度顯示區(qū),下方是電源插座,底部伸出“兩條觸須”,一根是電源線,一根是測溫線。
使用時,將電磁爐的電源線插在定溫器上,再將定溫器連接上正常電壓,測溫線則浸入電磁爐上的鹵水桶內(nèi),設(shè)好溫度區(qū)間。
例如“83℃-87℃”,然后打開電磁爐加熱,待鹵水溫度高于87℃時,定溫器會自動切斷電源,待降至83℃時,則又自動聯(lián)通電源,使鹵湯的溫度始終保持在此區(qū)間內(nèi),從而實現(xiàn)“低溫慢煮”。
甘蔗熏??
煙熏鴨脯是潮汕傳統(tǒng)風味美食之一,至今已流傳三百多年,其做法是先腌后鹵再熏。潮汕地區(qū)盛產(chǎn)甘蔗,本地人便將廢棄的蔗渣曬干后作為熏料,熏制出的鴨子肉質(zhì)帶甜,煙熏氣息比較柔和。
張新民借鑒此法,先將鵝肝鹵熟,再用甘蔗渣與珍珠米、花椒等料將其熏至表面金黃紅亮、光滑緊致;內(nèi)里柔嫩軟糯、香滑豐腴;外層帶有煙熏氣,煙熏味中又暗含淡淡的甜香氣息,效果極佳。
制作流程: ?
1、將獅頭鵝鵝肝洗凈,整只浸入老鹵湯中,連接定溫器,打開電磁爐,低溫慢鹵約一個半小時,撈出后晾干表面水份。
2、取一只不銹鋼蒸鍋,底部撒入晾干的甘蔗渣、茶葉、珍珠米、干花椒少許,放入箅子,擺上鵝肝、扣好蓋子,大火加熱至生煙后,再轉(zhuǎn)小火熏約10分鐘。
3、取出鵝肝切成厚片,擺進盤子中央,旁邊飾以稻穗和糖漬的白果,扣上玻璃罩子。走菜前用噴槍噴入橘子香味的煙霧即可,雙重熏香,層次感極強。
制作圖解: ?
1、連接電源,設(shè)好定溫器的溫度區(qū)間。
2、插上電磁爐的電源。
3、將測溫線浸入鹵水中,放入鵝肝鹵制。
4、鍋底放入熏料。
5、箅子上擺上鹵好的鵝肝。
6、出煙后熏約10分鐘。
7、切成厚片。
8、擺盤后噴入橘子味煙霧。
火腿燒響螺 ?
響螺價格不菲,甚至可與燕翅鮑參比肩,原因有三:
第一,響螺對水質(zhì)敏感,只有在恒溫的海域才能生存,水太熱或太冷都不行,主要生活于南海深海泥土中,運氣好才能捕獲。
第二,生長緩慢,出成率極低,5—8年才能長成一斤半的成品,如此大的螺,起出來的凈肉平均只有3—4兩,故而身價矜貴。
第三,由于對生長環(huán)境要求高,無法人工飼養(yǎng),只能下海捕撈。
炭燒響螺,也叫火腿燒螺、明爐燒響螺,其烹調(diào)過程繁瑣刁鉆,是一種秘傳的潮式獨有技法,也是一種罕見的古早味,有些餐館學不來,有些餐館嫌麻煩。
這道高檔潮菜因此曾經(jīng)一度淡出人們的餐桌,如今研究會將其制作過程復原并加以改良,成菜色澤白嫩,螺肉本身的鮮香與炭火烤炙之香、配料的復合芳香、酒的醇香融為一體,口感如溏心干鮑,柔韌鮮香,回味無窮。
洗螺??
響螺以腐殖藻類為食,腥味較重,所以燒制之前,需要先祛除螺的黏液、雜質(zhì)和異味。
方法是先用尖銳的錐子扎一下螺鼻,螺受到刺激后,立即會條件反射般吐出臟物和粘液,然后沖洗干凈,放在爐上燒一下,螺會繼續(xù)吐出汁水,再次倒掉,待螺口向下時不會有水流出來即可這個過程即為洗螺。
洗螺也有其它的方式,例如將響螺放在爐上,倒入白酒,通過加熱蒸發(fā),帶走螺的腥氣。
烤制??
此菜的傳統(tǒng)做法是使用紅泥風爐和木炭,直接將螺放在炭火上炙烤,張新民改用更易控溫的電烤爐,同時在螺殼下墊入玫瑰鹽塊(可重復使用多次),既可導熱,又能起到固定作用。
響螺洗好之后,放到升溫至350℃的電烤爐上用鹽塊固定住,在響螺的開口處慢慢灌入料汁,使其滲入螺肉內(nèi)(灌至九成滿),待湯汁燒沸后,倒入旁邊的凈盆中,然后繼續(xù)倒入新料汁燒開,重復此過程七八次,共需烤約1小時,螺肉充份入味,且肉質(zhì)收緊。
▲古法炭燒響螺用紅泥風爐和木炭制作
片螺??
烤制成熟后,將螺殼敲破、挑出螺肉,快速剔除螺腸和頂端變硬的肉后,切薄片裝盤即可。
走菜時配兩款味碟,一個是傳統(tǒng)碟,將烤螺時倒出的湯汁入鍋收濃即成;一個是創(chuàng)新蘸碟,在沙拉醬中加入少許本地蝦醬調(diào)勻。
制作圖解: ?
1、用錐子扎一下螺鼻。
2、即可吐出臟物。
3、放在電爐上燒一下,繼續(xù)排出污物。
4、用生姜末、料酒等調(diào)好的料汁。
5、將洗好的螺放回電爐上,灌入料汁。
6、燒至湯汁沸騰。
6、倒出后再灌入新料汁,如此反復7—8次。
7、走菜時配兩種味碟。
龍穿虎肚 ?
“龍穿虎肚”是一道幾近失傳的潮汕古早味菜品,用豬腸喻意虎肚,烏耳鰻比作龍,將鰻魚肉塞入豬腸,便仿佛龍穿虎肚,兩種脂肪華麗地相遇,香氣濃郁,是一道下酒的好菜。
張新民的做法與傳統(tǒng)略有不同,先將當?shù)禺a(chǎn)的烏耳鰻起肉,再與火腿絲、香菇絲、五花肉絲等一起塞進豬腸,放入鹵湯浸煮入味,最后像制作脆皮大腸一樣炸香,蘸潮汕特產(chǎn)的甜味金桔油食用。咬一口,豬腸難以言傳的香氣與柔軟肥美的鰻魚交融在一起,是一款極見功夫又好吃的鰻魚菜。
制作流程: ?
1、挑選厚薄均勻、沒有裂口、比較粗的豬小腸,放入盆中加鹽搓掉粘液,然后在細流水下沖洗干凈。
2、烏耳鰻洗凈后縱向一劈為二,去凈內(nèi)臟、片下魚骨,留兩片凈肉,加入拍碎的蔥姜腌制約10分鐘。
3、豬五花肉切成細絲,云腿、香菇分別切成細絲,香蔥、生姜剁成茸,將以上用料拌到一起,加鹽、味精各少許調(diào)味即成三絲餡。
4、將整條的鰻魚肉塞入小腸中。
5、再將調(diào)好的三絲餡料填入腸內(nèi),注意要貼著魚皮一面塞入。
6、將腸子兩端扎緊后下入鹵水中,小火保持湯面冒小泡,鹵制約1小時。
7、將鹵好的腸撈出,拍少許干粉,入六成熱油炸至外脆里嫩,控油后切成1厘米厚的段,裝入長條盤的中間,配一小碟金桔油上桌。
制作圖解: ?
1、此菜所用的主配料。
2、廚師長周陳杰正在挑選厚薄均勻的小腸。
3、加鹽搓掉粘液,沖洗干凈備用。
4、烏耳鰻去掉內(nèi)臟和主骨,只留兩條凈肉。
5、將鰻魚肉塞入小腸內(nèi)。
6、此時小腸內(nèi)尚有空間。
7、再塞入三絲餡料。
8、兩端扎緊。
9、入鹵水中浸煮1小時。
10、撈出晾干表面水份。
11、油炸后切成段。
返回頂部
微信掃碼添加
添加微信
199-6625-2467
歡迎您的來電
撥打電話
返回頂部
聯(lián)系人:黃小姐
聯(lián)系電話:19195563354
寫評論
0 條評論